解析内容
由(1.5公尺)一楼人行高度观察风场,更新前建物外型与道路平行且皆为低楼层连栋式建筑,东侧道路为南北向,夏季盛行风为东南东风,吹入建物时东侧形成街谷风较不容易流入北侧巷弄,因此更新前的建案其西侧风场较弱。
更新后本案建物距离道路退缩,因此街谷风较不明显,再加上东侧无高楼,风从东南东方向直接吹过来碰到本案建物形成大楼风向下吹拂后形成回风,使得本案建物东侧的风场并非朝着北方而是向东北方前进。
更新前一楼行人风场风速分布
更新后一楼行人风场风速分布
模拟温度设定近十年前三十大均温,高于夏日平均温度,上午十点温度为35.08度。上午十点其东侧为向阳面,屋顶露台及建物东侧为此时温度最高之处,北侧与西侧则是背光面,不受到阳光照射,温度较无明显差异。
虽然露台人行区域并未受到太阳直射而呈现温度较低的状态,但是随着时间越近午时,太阳将会直射露台,如此一来接近顶楼的楼层也将受到日照影响,虽然花岗岩建材已改善了温度,但可进一步在屋顶处种植绿化植栽,以减少日照直接对底下楼层的影响。此外,虽然本案建物东侧有一座建筑物,但是该建筑物高度不足,并无法提供阴影处,所以在东侧广场处建议种植植栽来遮挡阳光。
更新前外壳热幅射分布
更新后外壳热幅射分布